"多事之秋"如何养生防病

  发布时间:2025-08-29 05:54:4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时至秋令,碧空如洗,地气清肃,金风送爽,万物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 。

"多事之秋"如何养生防病

时至秋令,多事碧空如洗,何养地气清肃,生防金风送爽,多事万物成熟,何养正是生防收获的季节。秋季的多事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何养秋阳肆虐,生防温度较高,多事加之时有阴雨绵绵,何养湿气较重,生防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多事故有“秋老虎”之说。何养

“白露”过后,生防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

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调和情志 远离悲秋

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

宋代养生家陈直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可见,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正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的:“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因此,对中老年人来说,应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健心哲理,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所以,中老年人要结伴去野外山乡,登高远眺,饱览大自然秋花烂漫、红叶胜火等胜景,一切忧郁、惆怅顿然若失,愉悦和谐的情绪焕发出青春般的活力。

秋冻有节 和用强身

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但对“秋冻”要有正确的理解,科学领悟其中真髓。

自“立秋”节气以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寒露过后,北方冷空气会不断入侵,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寒”。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加强御寒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如果到了深秋时节,遇天气骤变,气温明显下降,阴雨霏霏,仍是薄衣单裤,极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感冒等病,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病的中老年人,若不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一旦受凉感冒,极易导致旧病复发。

寒冷刺激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寒冷刺激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上升,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栓形成,危及生命和健康。

因此,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适时地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方为明智之举。

饮食调和 润肺防燥

过了“秋分”之后,由于雨水逐渐少,空气中的湿度小,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候。秋季又是肺金当令之时,稍有疏忽保健,易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

如泥鳅、鲥鱼、白鸭肉、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木耳、广柑、白果、梨、红枣、莲子、甘蔗等清补柔润之品,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对中老年胃弱的人,早餐宜食粥,有利于和中益胃生津。《医学入门》中指出:“盖晨起食粥,推陈出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如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百合莲子粥润肺益肾,三色粥清热养肺,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鲜生地汁粥凉血润燥,扁豆粥健脾和中,生姜粥御寒止呕,胡桃粥润肌防燥,松仁粥润肺益肠,菊花粥明目养神,茶粥化痰消食,燕窝粥养肺止嗽,山药粥健脾固肠,甘菊枸杞粥滋补肝肾……

各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粥食用,方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和谐,达到滋补身体之目的。

健身锻炼 动静和谐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全民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好时期。面对诸多的锻炼项目,应因人而异来选择,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健身操、八段锦、自我按摩等;

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洗冷水浴、游泳等。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和谐,动则强身,静则养神,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需注意的是,喜爱耐寒锻炼的人,从秋天开始,与天气变化相应相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增强机体对多变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注重预防 和而安康

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病的复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晚秋季节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而祸及生命。

因此,人人都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一是注重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老胃病患者更要注重膳食调摄,和中养胃,做到饮食有节,温软淡素;禁食生冷,不暴饮暴食,戒除烟酒。

二是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蚊虫孳生地,并采取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对儿童要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对接触乙脑的人员和易感人群,也要及时注射乙脑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三是天气骤变时要防伤风感冒,对老慢支、哮喘患者可起到防复发的作用,

四是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人进行干预治疗,将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保持和谐平衡,可有效地防止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安度金秋。

  • Tag:

相关文章

  • 不孕检查详解 找准根源治不孕

    许多年轻夫妇梦想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却一直没有“好孕”,不孕的本源到底在哪里?在临床上,对于不孕的定义是男女双方在正常同房经过一年的尝试以后,如果不能怀孕,那么称之为不孕。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检查,找到不
    2025-08-29
  • 衣服要怎样穿才显瘦 悄悄告诉你显瘦穿搭有诀窍

    穿什么衣服才显瘦?这问题看似简单,却没多少人能真正回答出个所以然。显瘦不仅是时装方面的问题,还踏进了视错学的范畴。今天常识网就来为你总结了几个日常穿搭的误区,一起来看看吧!日常穿搭的误区误区一:越紧身
    2025-08-29
  • 冬季养生在于“藏” 仅靠防寒保暖还不够

    目录:第一章 冬季养生在于“藏”第二章 天寒地冻时更要保护胃第三章 冬夜泡脚加点中药第四章 冬季保暖健身 别把冷凉食品拒之口外第五章 有些病其实是“捂”出来的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
    2025-08-29
  • 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障碍特点有哪些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糖尿病与增加的认知功能下降有关,并指出尤其患者的执行力和注意力受到影响。这种模式与有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患者中所观察到的认知障碍不同,此研究对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系提出质疑。
    2025-08-29
  • 意外怀孕应谨慎选择人流手术 以免后患无穷

    年轻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总是容易冲动,一冲动就可能意外怀孕,这对于女方来说又是一次肉体和精神的刺激,意外怀孕就意味着要做人流手术,而每做一次人流手术,对身体就是一次伤痛,有的女孩子做人流手术并没有去
    2025-08-29
  • 夫妻床上最该防的一样东西

    之间有夫妻好。是不是夫妻之间长的比较像即使有夫妻相呢?有夫妻相也不一定就好,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夫妻相到底和夫妻健康幸福有什么关系。夫妻相与夫妻病你的身边有这样的情况吗?一个家庭
    2025-08-29

最新评论